【百廿征程 南雍回眸】为国铸盾的南大功勋人物
国以史明鉴,校以史明志。百廿荣光不负弦诵,百廿风雨作育英才。一代代南大人在延绵不绝的时间长河里,镌刻着光华璀璨的独特印记。
诚朴始先哲,励学启后贤。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南大官微特别推出“百廿征程 南雍回眸”专栏,带你一起回眸校史,感受源远流长的南雍底蕴,触摸旧时光里的不老传奇,读懂南大人的精气神。
20世纪50年代中期,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中央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有这样一批南大人,他们满怀建设新中国的赤诚之心,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将青春年华奉献给国防科学事业。
初心不渝 矢志不改
他们用毕生心血与汗水
捍卫华夏大地 守护万千黎民
今天 请随小南一起走近
“两弹一星”元勋中的南大人
感悟先辈们的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
“祖国在向我们召唤”
人物简介:朱光亚,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1941年,朱光亚考入西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曾长期担任南京大学校友总会会长。
在朱光亚心中,祖国和人民所需是其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远在美国留学的朱光亚归心似箭。他决定和很多进步同学团结起来,组织中国留学生座谈会,并牵头撰写了一封号召大家归国的公开信。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朱光亚《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1949年底,这封公开信被刊登在《留美学生通讯》第三卷第八期上,得到了52名有志回国效力的留学生响应,大家纷纷签下自己的姓名。这封信,表达着一群海外学子对祖国的炽热思念,更承载着一代知识分子强国富国的崇高理想。1950年2月,朱光亚踏上了归国的轮船,成为当时第一批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海外游子。
1959年,时年35岁的朱光亚身肩重任,成为了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带领新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研制核武器的道路。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紧盯着那朵蘑菇云在戈壁滩上腾空而起,聆听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音,沉稳持重的朱光亚第一次在试验基地喝得酩酊大醉。领导和同事望着酒醉的朱光亚,泪水湿了眼眶。在当时科学、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这个领头人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更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辛劳。
为表彰其为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命名为“朱光亚星”。在“朱光亚星”命名仪式上,他谦虚地表示:“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只要努力登攀,总会赶上的”
人物简介:任新民,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1934年高中毕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
坚持自信、自立、自强是任新民一生始终不渝的信念。1985年下半年至1986年上半年,我国拟购买国外的通信卫星,并委托其他国家运载工具发射。一时间,这一消息在国内外吵得沸沸扬扬。
任新民在完成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的发射定点任务后,急速返京,组织拟写了《关于发展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建议》,适时地上报国家有关领导人和部门。他直言不讳地建议:“就通信卫星技术而言,我们与世界上航天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是有差距,但我们要通过研制的实践,也只有通过研制的实践才能掌握和提高技术水平。只要努力登攀,总会赶上的。”
他还胸有成竹地表示,“中国的运载火箭不仅能发射自己研制的通信卫星,发射中国购买的外国制造的通信卫星,还可以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中央有关领导对任新民的意见与建议非常重视,陆续做出批示,并随后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新一代通信卫星,中止购买外国通信卫星。
在任老强烈坚持下,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气象卫星如今供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每年数据被引用数以亿计。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年逾古稀的任新民领导和参加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前的大量论证工作,并担任载人飞船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方案评审组组长。
在潜心谋划中国载人航天方案的论证、评审、立项和研制工作之时,这位具有战略思维的科学家,已将目光瞄准了未来,那就是推力为50吨级的大氢氧发动机、推力为120吨级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直径为5米、低轨道运载能力为20吨级的大运载火箭。
1999年11月20日,任新民赶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出航送行;2003年10月15日,88岁高龄的任新民再赴酒泉,目送“神舟5号”飞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我几乎是看着中国航天事业成长起来的。对它有非常深的感情,想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到了晚年,任新民说自己“人老心不老”。
就像与自己大半生相伴的火箭助推器一样,任新民将中国航天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制高点。正是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成就了这位中国航天史上的传奇人物。
一定要做出自己的“争气弹”
人物简介:黄纬禄,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电机系,南京大学“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章”得主。
1916年12月18日,黄纬禄出生在安徽芜湖市一个普通教师的家庭。儿时,黄纬禄最喜欢玩竹蜻蜓。当时,他就有一个“飞天”梦想:把许多竹蜻蜓组装在一起,底下放个炸弹,让它飞到敌人的阵地上去。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正在南京上大学的黄纬禄被迫迁往重庆。辗转求学和参加工作几年后,黄纬禄毅然选择出国深造,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黄纬禄在大学读书时的笔记
在英国留学期间,黄纬禄有机会参观了英国缴获的一枚德国V2导弹。他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要是中国拥有了导弹,日本帝国主义就不敢再侵犯我们了!
1957年,黄纬禄和战友们遵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走进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开始了共和国导弹研制的征程。他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黄纬禄是导弹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从而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震惊了世界。10年时间,黄纬禄和战友们让中国导弹事业取得了被外电评论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巨大进步。
作为导弹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黄纬禄如饥似渴地利用一切时间从基础学起,常常挑灯夜战。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连续攻克了导弹飞行中弹体弹性振动等系列技术难关,参与了我国“八年四弹”等重大规划的制订,为我国导弹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先后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是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缺乏二次核打击能力。黄纬禄临危受命,担任我国第一枚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为了准确掌握具体情况,黄纬禄走遍了大江南北。他发现,黄土高原上正在兴建一个巨大的水池,准备用于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
1970年7月 黄纬禄(二排左三)和同事在南京长江大桥作试验期间合影
顶着阵阵风沙,黄纬禄站在了这个正在由几百个工人开挖的土坑前,眉头紧锁。后来,黄纬禄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试验程序。这样就省去了投资巨大的水池,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研制经费和时间。
1982年10月12日,渤海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准备了十几年之久,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试验的成功震惊了世界,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已经66岁的黄纬禄由于过度操劳,体重降低了11公斤。人们说他是剜下自己的血肉,补在导弹上了!而他自己却说:“11公斤相对于动辄以吨计算的导弹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将这血肉‘补’在导弹上,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一切都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人物简介:程开甲,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长期从事理论物理、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抗辐射加固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曾长期担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南京大学“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章”得主。
1918年,程开甲生于江苏吴江,1946年留学英国,师从物理学大师玻恩。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以钢铁为基础的重工业建设亟需相关人才。年轻的程开甲谢绝了导师玻恩的挽留,从英国爱丁堡大学回到祖国,并主动将自己的超导理论性研究转向了侧重应用性的金属物理方面的研究。
1952年,程开甲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从事物理教学和研究。随后,他还编写金属物理和固体物理等教材,亲自上课讲授,并于1959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
1958年,服从国家科技发展方向,他再次改变专业。“我过去接触的是固体物理, 对物质结构了解不深, 但工作需要, 只得硬着头皮上, 不懂, 只得再学习,找专家去学, 到外单位去学。”随后,程开甲还参与组建南京大学“核物理教研室”,并创建了江苏省原子能研究所。
1960年,程开甲接到了调往北京工作的命令,但不知道具体是去干什么,直到后来才知道被“点将”参加“搞原子弹”。1962年,他被调到国防科委,全面负责核试验工作。之后,程开甲前往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潜心开始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
每次核试验任务,程开甲都会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甚至最危险的爆心。
1964年10月16日,东方一声巨响,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震惊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程开甲还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氢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竖井试验等多种试验方式的30多次核试验,被称为中国“核司令”。
2017年9月20日,南京大学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在“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因年事已高未能亲临现场,托女婿任万德将军转达了对南大的亲切问候:“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设计勾画了强国强军的崭新蓝图,引领我们走上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在此,我热切地期盼大家都能怀着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成为秉承‘创新、拼搏、奉献’精神的国家栋梁,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
人物简介:赵九章,“中国卫星之父”,“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1944—1949年兼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理学院气象系教授,讲授动力气象学。
赵九章始终把科学的发展与国民经济联系起来,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赵九章主张在广东等地以种植防风林带方式改变局部小气候,为橡胶移植到亚热带地区创造了条件。此外,赵九章十分重视气象学的现代化建设。50年代初,计算机的问世为天气预报从定性向定量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赵九章支持、鼓励刚从国外回来的顾震潮应用手算图解法解微分方程,从而使我国的数值预报发育成长起来,并培养了一批科技力量。当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后,数值预报研究和业务就开展起来了,为60年代末我国正式发布数值预报奠定了基础。同时赵九章十分重视把新遥测和遥感技术应用到大气科学中。50年代中期,他支持应用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和先进的测试仪器研究大气湍流。在赵九章极力推动下,中国仅有的两个臭氧观测台建立了,这为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成分打下了基础。
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赵九章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海潮观测研究对于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当时却是空白。20世纪50年代初,赵九章亲自指导开展我国海区海浪及波谱的研究,研制出观测设备和一整套观测分析仪器,为认识我国海域的波浪特征、开发海洋资源做出了贡献。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赵九章以极大热情投入我国空间事业的创建工作。1958年,赵九章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同年10月,他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赵九章及时调整发展计划,把主要力量放到投入资金和人力较少的气象火箭,逐步开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测,同时探索卫星的发展方向。6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成功地发射了气象火箭,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等,都是在赵九章领导下由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
1958年赵九章率团访苏
“事业就是生命,甘当铺路石”
人物简介:钱骥,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师范学院。
1937年10月,正在无锡求学的钱骥,亲眼目睹国土被践踏得支离破碎。跟随着逃难人群东躲西藏,茫然无力、任人宰割的羞辱,让他一次次悲愤痛哭。“一刹那爆炸声起,百姓们扶老携幼,啼哭奔跑,那悲痛的情景实在令人怒火满腔。我们当时年轻气盛,风华正茂,虽都有报国雪耻的雄心,但却不知哪年哪月,祖国才能富强起来,报仇雪恨,讨回这笔血债。当时,个人的选择没有了,工业救国、科学救国成为青年学生的首选目标。”科学救国的种子就这样在他心里深深扎根。
1958年5月,中科院成立了“581”组,赵九章担任总负责人,钱骥作为“581”组办公室副主任,协助老师赵九章的工作。从这一天开始,钱骥的人生轨迹从气象走向卫星。
为了取经,赵九章带队前往苏联学习考察,这是钱骥第一次出国。然而,去了一趟苏联却只是看了一眼卫星外壳构造,钱骥由衷感慨:“要走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实干,要有自己的实力。”
访苏代表团照片,右一、右二:赵九章、钱骥
当时,为进行火箭探空,首先要建立火箭发射场,最后选定了安徽广德县的一处场地,这是一个四面环山、杂草丛生、遍地荆棘的地方。钱骥和科技人员们,挽起袖子、撸起裤管,扛起了锄头和铁锹,在没有公路、房屋,交通闭塞、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日夜奋战,只用了一百多天,就建成了火箭发射场。
1962年,钱骥领头开展了人造卫星总体设计及空间环境模拟的研究。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他们就大海捞针从各国的书籍报刊中寻找关于空间技术的蛛丝马迹;没有计算机,就靠原始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器验证数不清的数据。有时只为验证一个数据,钱骥和同志们苦算好几天,一个弹道算了整整一个月,计算纸堆了一房间。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彻夜不眠是家常便饭,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改进、完善之后,一套比较完整的环境模拟实验体系才终于完成。
整整八年的埋头苦干,钱骥主管的“581”组,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400多人,先后组织和完善了6个研究室,在火箭探空、卫星总体等8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为人造卫星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离开发射台。一星破晓,光耀五洲,这是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走向星辰大海的起始。
他们精彩的人生轨迹
闪耀于祖国长空
他们用赤诚和奉献
支撑起民族脊梁
致敬!
为国铸盾的南大功勋们!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倒计时60天!南京大学发布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点击图片阅读:
不仅扩招500!南大2022年本科招生最新解析来了
点击图片阅读:
南大仙林校区白月光“打卡点”等你票选!
策划:新闻中心
资料:《光明日报》 《中国科学报》 《新华日报》 南京大学档案馆
编辑:管艺添 黄麒霖
美编:杨从忠 陈意冲
审核:李鸿敏 徐泺燚 唐慧雯 彭桢
责编:高雅 佘静 齐琦